当父母有好当与不好当之分。好当的父母,只管生养,其他难点,统统交给其他人来管:老师,资金,上天,婆婆,母亲,社会……因而,自己过得颇为潇洒自由。一旦孩子出现问题,便归咎于别人,推脱父母应负的责任。不好当的父母,是想管孩子,却未必能管好的父母,因而便沉沦在痛苦之中。为了不使痛苦殃及自己,于是乎,有的父母升华了,有的父母放下了,有的父母依然继续痛苦。经过几年的进步变化,有些孩子进步了,有些孩子退步了,有些孩子非常阳光,有些孩子非常内向,有些孩子依然调皮,有些孩子照样不思学习……等到读初中,进入青春期了,才忽然发现孩子没法教育了,根本就叛逆了,于是有些父母依然放纵自流,有些亡羊补牢,有些不停抱怨学校教育,有些推脱责任给另一半……
我的女儿今年读一年级,是一个极为古灵精怪的孩子。在教育她的问题上,我头痛过,也幸福过,打过,也笑过,批评过,也鼓励过……凡此种种,很难一言以蔽之。做父母之难,可见一斑。当孩子很多问题纷至沓来的时候,当海量琐琐碎碎的生活小事纠缠着我的时候,我也失去控制过。当一个负责任的父母,真难!可难归难,孩子终归是我们的,不能放纵不管。教育孩子几年,也跟着其他孩子父母切磋学习了几年,日渐地也悟出了一些道道来。
孩子的素质来自于父母
父母朝夕与孩子相处,言行举止每时每刻不在影响着孩子。俗话说: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生来会打洞。”说的就是遗传和后天的言传身教。因此,在与别的人相处的时候,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情绪;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,我也尽可能不让自己过于激动。由于这类,都会干扰到孩子的说话语气。自己制造了垃圾,从来不会随手扔在路上。遇见自己喜欢吃的饭菜,大家需要孩子需要要和大家一块推荐,而不是吃独食。打扰了人家,或其他人帮忙了,要说声谢谢……但凡大家能注意到的事情,都尽可能自己带头做好。孩子的双眼是明亮的!假如大家对她的需要自己都不可以做到,没过几天,她铁定跟大家一样。父母难啊,时刻都得在心里按一个警钟,就怕一不小心误了孩子。
陪着孩子,掌握玩耍
孩子的童年不可以没玩乐。可身处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独生子、由于套房、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等缘由,没办法和乡野的孩子一样,自由地享受着儿时的快乐。玩是最好的老师,它能带领着孩子走进自然,亲近自然;它能让孩子在玩中慢慢熟知世界的规则,以一个儿童的视线亲近这个社会;它能教会孩子怎么样和同伴友好相处,一同推荐生活的点滴快乐……大家常常带孩子出去玩,山里,水边,或约她的朋友,或一家三口,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,孩子慢慢地成长着,她不再乱发脾气,不再一个人一人乱生气,她变得愈加地合群,也愈加地快乐。孩子需要如此的训练过程!这个社会需要的交流能力、合作能力,个人需要的审美情趣、兴趣喜好等,都能在玩中慢慢积累。为了带孩子出去玩,大家舍弃了不少是我们的时间。
不把“学习苦累”挂在嘴边
时下不少父母总说孩子学习辛苦,做了一点作业,就说孩子苦,读了一点书,也说孩子苦,更不需要说放学回家了。其实,真的喜欢做一件事是不会感觉苦的。假如父母一直把这“苦”字挂在嘴边,久而久之,势必会成为孩子的潜意识。到了初中,这种潜意识会忽然凸显出来。
我从不觉得学习苦。少年求学年代,做出一道难点,背下一篇文言文,看了一本课外书,了解一些生活赏识,心中便溢满了小小的得意。如若此时有人给予我一些一定,那份快乐便变得如天一般广阔。因此,我常常在孩子独立考虑之后,一定孩子的考虑价值;在孩子告诉我一些生活小技巧时,欣喜地抱住孩子……我要让孩子了解并牢记:学习是一件飞快乐的事,无论学到哪一点的常识,都会成为她的本领。有时,父母的过分娇纵会成为孩子前进的绊脚石,为什么不学着放手一颗关怀备至的爱心,让孩子更健康、更快乐地成长呢?
掌握把事情放下交给孩子
孩子的能力不是在父母呵护的手掌上形成的。大家有时需要闭上如影相随的双眼,放手效率优先麻烦不要的思想,给孩子一个训练的空间。我家孩子七周岁未到,却可以帮我做不少家务。几天前,因我手划伤,孩子心疼得不能了,直问我:“母亲,有哪些忙需要我帮的吗?”我说了一个“不”字后立刻后悔了,我看到孩子黯淡的眼神和颓丧的心情。她愤愤地说:“那我将来什么忙都不助你了!”这个时候,我快点纠正:“不是如此,母亲担忧你累着。”孩子这才高兴起来,又积极地要帮我忙了。那天中午,孩子一个人一人,洗干净了碗筷,刷干净了铁锅,抹干净了饭桌。当她扬起骄傲的小脸蛋时,我的心被满满的幸福填满了!所以,当我听到有的父母说:“我的孩子任何事情都不干……我只须求他认真念书……他如何这么不争气……”每每听到这类话,我一直替那个孩子心疼,当初,他一定也跟我家孩子一样,充满期待地想要做家的小主人,想要以我们的双手取得爸爸妈妈的赞许,享受劳动的喜悦与收获。可惜,他的爸爸妈妈剥夺了他劳动的权利和刚开始的收获感,使他变得极为懒惰,而这种惰性慢慢地渗透进他的学习、工作上,最后使他成为一个惰性非常强的少年。
批评和表彰并重,惩罚和鼓励并存
大家更不是刚开始就鼓励孩子的。最初教育孩子的时候,我特着急,比较容易把事情夸大,加上其他原因,结果致使孩子在方方面面对我们的评价偏低。意识到这点之后,我开始注意鼓励孩子,放大她的优点,缩小她的缺点。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,她在方方面面都处于进步阶段,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。而有的问题假如不解决好,非常或许会影响其综合进步。譬如,写字问题。对于我的孩子来讲,这是一个老问题。有一次,她的作业做得非常不干净,字也写得不好。平常鼓励也罢,提醒也罢,一直没办法使她认真写字。于是,借着老师批评的东风,我在家狠狠批评了她,并且给予了肯定的处罚。当她写得好时,又准时给予一定和鼓励。虽然字的问题依然存在,且常常反复,不过比起最差的那会来讲,毕竟有的进步了。我相信,只须大家能坚持,孩子的这个问题是能得到一定量的改变,甚至完全改变的。单纯的鼓励和表彰会使孩子飘飘然,再也没办法正视我们的缺点和错误,同样,单纯的批评和惩罚也只能使孩子丧失自信,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。只有两者并重,才能在教育的天平上找到相对平衡的点。
跟着孩子一块坚持
人不是生来就有毅力的,他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。毅力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不少父母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无论多少,极少有能坚持下来的。不少人觉得这个与学习无关,舍弃就舍弃了。其实不然。日常的每一件事都大概影响孩子意志力的形成。我家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的专长,小时侯一听到音乐,小手小脚立刻就开始舞动。在她6岁那年,她开始系统地学习舞蹈。一年后,有的小朋友不学了,她也想不学,然后就以各种各样的原因,拖延上课的时间,能不去则不去。这事我也曾心动过,老实说,每周接送,确实很麻烦,时间被割裂成一段一段的,不少事情没法做。但一想到如此或许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恒心时,我就不再犹豫,坚持次次接送,反复做孩子思想工作。从那时到目前为止,孩子极少再说舍弃的话,包含她在学习上遇见难点。
答应孩子的事不可食言
孩子每次提出的小小的需要,可能就是她心里想了很长时间的愿望。婴幼儿园时,曾答应孩子给她买贴贴纸,结果忘记了。孩子当时气极了,哭着对我说:“母亲说话不算数。”听到这话,我尝试过讲解,结果,越讲解越糟糕。孩子甚至说,再也不相信母亲的话了。这事可紧急了。我立刻向她道歉,并且跟她说好,我会努力记得答应她的事情。万一忘记了,她也要记得提醒我。将来,无论事大事小,但凡答应孩子的事,无论出现什么情况,都会尽可能办到。我不想失信于孩子,更不期望给孩子留下一个母亲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,以致以后没办法教育孩子。
生命教育重于所有
无论在什么时间,孩子的生命健康及安全一直是第一位的。孩子年幼,无知的地方太多了。这个社会不是安全岛,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或许会在大家不经意间闯进孩子的生活。有一次,我接孩子回家,到车库门前,孩子先下了车。我叫孩子在旁边远点的地方等我。正筹备倒车,不经意间看了一眼,想了解孩子站在什么地方,结果发现孩子没在旁边。叫了她几声之后,车后传来了她的声音。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。孩子的安全问题真该时刻拉响警钟。写到此,心中依然后怕。安全问题太要紧了:过马路,遇见汽车,尽量往旁边靠,别着急,不要疾跑;坚决不闯红灯,即使路上没一辆汽车;不能伤害自己,人只有一辈子……